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4 (第1/2页)
形狭长而临海的广阔国土,在暂时还没能力建造军舰的现状下,被意大利蛙人炸沉在亚历山大港内的两艘英国战列舰就引起了克里姆的高度重视。但因为德国支援的打捞设备一直等到西西里岛上的英军投降后才得以运到亚历山大,此时距离两艘军舰沉没已经过了好几个月,海水的腐蚀性又强,打捞起来的时候早已经锈得不成样子了……无奈之下克里姆只得暂时搁置建立大海军的构想,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到工业化与稳定内部这两方面,但这显然不那么容易,平均识字率很高的柏柏尔人和柏柏尔裔阿拉伯人聚居区还好,自埃及以东的新地盘上遍地文盲,想要推动工业化就必须先普及教育才行。但是在这些落后地区普及近代教育就不可避免地会触犯当地王公酋长的利益,美英两国自然不会放给这个机会,派出间谍大肆挑拨阿联内部的矛盾,导致西亚地区连续爆发了多次叛乱,虽然才能威望兼备的克里姆很快就将其一一镇压了下去,但还是对这些间谍战不胜其扰……而由于阿联加入了轴心国的缘故,之前与其关系不错的苏联在侵入阿富汗后出于对遭到轴心国包围的担心,也派出间谍前往刚刚独立并加入了伊盟的伊朗共和国,由于伊朗的穆斯林绝大部分都是什叶派,而克里姆这位“解放者”却是逊尼派,两者之间本来就有着不小的矛盾,苏联这么一挑拨很快就见到了效果,不久伊朗国内再次爆发大规模起义,由于什叶派在社会底层的信众极多,共和国政府正式成立还没过几天,就因为军队的大面积哗变而倒台了……克里姆是个性格极其坚韧的人,即使东进以来已经连遭十几次刺杀,他依然没有放弃改造伊斯兰世界,令其尽快步入现代社会的打算,但内忧还是不可避免地牵扯了他的大部分精力,令解放整个非洲的浪潮止步于北纬10゜线附近,而英国乃至很多其他的西方国家政府也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第六百三十五章工程建设1941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接近500万吨(如果不是捷克人闹事,本来是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的。),排到了世界第6位,而钢铁的消费量更是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五,在钢铁产量短时间内不可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超过500万吨的巨大缺口主要通过从苏联和日本进口加以弥补。之所以中国对钢铁的需求量会迅速增大到这个地步,主要还是基础建设的需要。旧中国的交通状况实在太差了,抗战结束时黄河上仅有3座大桥,而长江上更是一座桥梁都没有,过江全靠轮渡;而中国内陆的铁路里程同样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并且分布也极不均衡,这无疑对中国经济与工业的发展妨碍极大。此外,随着和平的到来,加之盐锅峡水电站的成功修建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因此充分发挥中国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建设水电站以变害为利、在减轻黄河水患威胁的同时提供发电和灌溉。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与长江相比,黄河上游的梯级水电站因为建设难度相对较小、立项也最早而首先被批准开始了建设(刘家峡水电站1940年就开始建设了,进入1941年后,龙羊峡、八盘峡、青铜峡三座水利枢纽也先后开始了建设,总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堪称前所未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