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5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6 (第1/2页)

    于山川阻隔,实际上依然与“飞地”无异,而其价值与具有战略意义的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段相比也差了许多。话说中印领土之争,为的并不是经济利益,主要还是地缘安全方面的考虑,而在这方面,由于东段我们已经控制了喜马拉雅山脉北麓,东段争议土地的战略意义因而远不如西段……

第六百一十四章加尔各答和约(下)

而那些实在运来不及的物资则被就近送给不丹政作为顺水人情,至于尼泊尔,则由于是中国的重点扶持对象,一开始就直接拨出一部分物资运了过去。之所以这两个国情乍看之下有些相似的国家被胡卫东区分看待,是因为不丹实在太穷、人口也实在太少,敌人真下决心的话,不丹连游击战都打不了,而尼泊尔经济好歹比不丹要强一些,人口更是多好多倍,民风也要比不丹强悍得多,国内稳固之后,在中国的支持下,即使是英国日后腾出手来,想再征服尼泊尔也是极难的,因而更有扶植的价值……

经过后来英印政粗略统计,中**队给英属印度造成了不小于3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战争本身造成的破坏在内),而由于北部的铁路交通全部瘫痪,有限的近代工矿业底子也被挖掉了一大半墙角,英国政现在又自顾不暇,在这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都很难再有多少没有进行重建,英属印度此次蒙受的间接损失之大,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相反,中国却从中获得了不小的利益,要知道印度的工业基础虽然和列强相比什么都算不上,但却比解放前的整个中国都要强出一截,虽然能够带回国内的仅有不到两成(破坏掉的则超过了一半),但对国内的工矿业还是起到了不小的帮助,尤其是“近水楼台”的缅甸。工矿业的发展急遽提速,居然在短短三年(也多亏了工程兵部队的帮助,否则光靠地方政,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将运回来的设备完全转化成可用的工矿业产能。)之内便由中南八省一市当中第二贫困的省级行政区冲到了人均收入的第三位,仅次于直辖市新加坡和中国当时最大的粮仓罗斛省(罗斛是暹罗前身的两个古国之一,与另一个以山区为主的穷国不同,罗斛境内都是土地肥沃的平原。)。

后来随着交通状况的持续改善和柚木、翡翠等特产的充分开发,缅甸更是一度成为了中南地区最富裕的省份,直到澜沧江三角区经济崛起后才被占婆省超过,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中国这样的行为。英国政自然非常不满,但印度经济遭到重创以后,一时间反而沉重打击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令他们更加依赖英国。而暂时放弃了独立的想法。其中大部分人甚至反而选择支持英印政剿灭印共武装。毕竟与民族矛盾相比,阶级矛盾往往更加难以调和,而他们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付那些“贱民”。就只能与殖民者同流合污了,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还幻想着通过和平的方式赢得独立,因为这可以避免武装斗争中那些“贱民”的力量强大起来……

这种情况显然是英国政所乐见的,至于他们争取独立的想法,丘吉尔的态度是不妨先虚与委蛇,战后如果英国还有力量,印度人再闹也独立不了,如果英国实力大损,本来就阻止不了他们的独立,还不如先许个空头支票,骗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