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5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5 (第1/2页)

    看好德国能在世界大战中获胜,即使将日本这个变数也算进去也很难改变最终结局,首先,德国本土的工业产能、人力和资源均比美国差了一大截,而其对占领区的统合能力也令人不敢恭维(注2),基本上帮不到什么忙,其次纳粹政权建立在扩张牟利以诱骗德国民众为其效死的基础上,一旦德军陷入逆境无法扩张,这个政权距离末日也就不远了,这一点从德国至今还不敢在国内进行总动员就看得出来……

注1:因为大部分时候都在水下活动,而电波在水中的衰减极大,超过十米距离就完全没法通信了。后世发明了蓝绿激光通讯的方法后这一难题才有望解决,不过技术上难度很大,以二战时期的水平,绝对没有任何可能研发成功。

注2:历史上德国占领的那些国家工业实力加起来并不弱于德国本土,但除了捷克和工业不算发达的奥地利,其它占领区在二战期间并未起到多大的帮助,这方面与苏联和盟军相比都差远了,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如日本,历史上就连中国内地那点微不足道的工业,也被日本尽可能地利用了起来……)

第六百一十三章加尔各答和约(上)

不过更关键的,还是在严峻的局势下,美英两国政终于在和谈中作出了重大让步,而它们每作出一次让步,中**队就会后退几步吐出或多或少的地盘,充分显示出了中国政对于和平的诚意,之前拖沓了许久的中英和谈也由此以极快的速度在加尔各答达成了协议,后世称之为,简称。

在和约中,英国政承认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曼尼普尔山脉以东的土地均为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由此获得了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段与中国原有边境线之间合计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有喜马拉雅山脉这道天险作为中印之间的屏障,战略安全得到了极大的巩固,虽然放弃了藏南这块难以控制的“飞地”(注1),但从全局来看,显然现在的分界线对中国更为有利。

虽然胡卫东个人感情上多少有些不舍,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结果,而且放弃藏南之后,将来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修建超级水电站时就不用顾虑重重了,反正就算出了事倒霉的也不是我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约签订后,当地人民按照各自的意愿决定去留,愿意回中国的就跟解放军回国,中国政承诺会给他们提供不低于中国国内平均水准的少儿教育、工作、住房和各项福利保障;而不愿意的那些人就继续留下,既然他们自己选择了。日后他们也就与中国没什么关系了……

而对中南半岛的占领得到美英两国的承认后,也将大大有利于中国对这个大粮仓的消化吸收,而丛林密布的曼尼普尔山脉也足以成为天然的阻隔,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中南半岛的安全。

本来英国政还希望至少能够保住新加坡这个战略要地,但是欧洲战场上的一次次失利令英国政失去了继续死撑的底气,而美国政也担心英国政因小失大把本土给丢了,三天两头对其施加压力,最终英方在中国政同意新加坡和香港这两个港口以后可以继续为美英两国海军提供补给(除非特邀,否则最多只准在港口逗留3天,上岸更是别想。)之后。承认了中国对新加坡的主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