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99 (第2/2页)
独立,但实际上仍是美国的附庸。)港口马尼拉进行补给和维修的事情,大家也同样清楚,只是目前实在没有跟美国正面对抗的底气,中国政才暂时隐忍,但美国佬却得势不饶人,民族自尊心极强的胡卫东终于忍无可忍了。当今世界上除了罗斯福自己,恐怕再没哪个人比身为穿越者的胡卫东更了解他的布局,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早在抗战进入第二年之后就开始进行自己的布局以打乱罗斯福的如意算盘。胡卫东自认并不是一个政治家,更不能与罗斯福这位历史上的伟人相比,但他只需要进行破坏、让罗斯福的目的没法得逞就行,这一点对胡卫东这个先知先觉的穿越者来还是不难做到的。胡卫东的针对性“布局”,远没有罗斯福的那样精妙,白了其实很简单,就是提升其它列强的实力,特别是与美国关系不好的,例如德国和苏联,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尽可能地催生新的强国出来,例如克里姆这个历史上没有的变数。虽然阿拉伯联邦的崛起之快、实力之强都超出了胡卫东的预期,但却是他所乐见的。因为强国越多、实力越强,美国称霸世界的格局就越难建立起来,至于中国,由于基础薄弱,哪怕再怎么顺利,哪怕只算工业总量,20年内也别想问鼎世界第一的宝座,因此只要能够让美国腾不出来全力遏制自己,就是最有利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胡卫东之所以当初敢对英法动武,也与他的世界布局有很大关系。正因为胡卫东相信自己的布局能够令英国在欧战初期蒙受比历史上更大的损失,他才敢出兵席卷中南半岛并一心想要将其并入中国的版图。但是英国人的顽固却远远超出了胡卫东的意料,就算战场上输得再惨,他们也还是想在谈判桌上尽可能地挽回损失,而美国政又早早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大敌而处处针对,愈发助长了英国人的信心,致使和平迟迟不能到来,中国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而现在有了这次美国潜艇失踪事件作为口实,美国政更是不惜亲自赤膊上阵,想要逼中国就范……〖第五百八十四章大溃败这样一来,中国政要么放弃大量在战场上取得的利益以换取和平,要么就得冒跟美国兵戎相见的风险。要知道现在可是在二战期间,一旦真跟美国打起来,很可能不会是像朝鲜战争那样的局部战争,而会是一次规模前所未有的全面战争,这无疑是好不容易才实现了国内和平的中国难以承受的。但是,自江西起兵以来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令胡卫东日渐自负,完全没将这样的风险放在心上,而是立即下令前线发起进攻、以更大的胜利向英美施加压力。所幸的是,自负和愤怒没有影响胡卫东的战场决策,他并没有让东线的主力强渡雅鲁藏布江,而是出人意料地对中线的方永乐部委以重任,虽然他麾下的中队仅有3万余人,却早就在尼共的全力配合下迅速消灭了侵入尼泊尔的英印军队和尼泊尔伪军,成功地光复了尼泊尔人民共和国,麾下也由此新增了三个廓尔喀山地旅的兵力,令方永乐部的总兵力超过了6万人。而这个时候英印军队的主力集中在东线与胡卫东的中南野战军对峙,还有超过10万人在西线的山区与王震的xī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