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49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9 (第1/2页)

    胡卫东还是希望干掉几艘英国潜艇让他们收敛一点,而拥有大量辅助舰只保护的航母,无疑最适合承担这样的重任,事实上现在中国唯一的那艘航母还没完全形成战斗力,胡卫东希望能够借这次“演习”的机会以实战代替训练,能够逮住英国潜艇最好,逮不住也没关系,至少是一次历练。

二战时期对于潜艇的侦测,既容易,也不容易。容易是因为二战时期、至少这个时期各国海军的主力潜艇都是老旧的船型潜艇,水下航速极慢,除了早有预谋的伏击,否则航行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得浮出水面,这就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尤其是视野开阔的飞机更是潜艇的天敌,配上射程远、威力大的机载火箭弹就更加是潜艇的克星,发现目标后将火箭弹打出,潜艇往往还没来得及下潜就被击毁了。历史上二战期间被击沉的潜艇当中有40%是在水上遭到攻击而沉没的,其中大部分都是飞机的战果。

对于空中的威胁,历史上二战早期的潜艇还可以利用夜幕的掩护,选择夜间上浮航行、白天下潜关机蛰伏的策略以减小损失率。但是现在世界的主要强国基本都有了机载雷达,潜艇的日子就难过了,德国的“狼群”能够奏效,主要是因为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损失大半,无力派出飞机保护海上的航道,但是进入中国领海进行袭扰的英国潜艇却没有这样的便利。

不容易则是因为这个年代的声纳性能不佳,所以除非事先就知道有敌人的潜艇在附近,并确定了大概区域,否则很难发现下潜了的潜艇。二战时期的声纳因为机理本身的缺陷,探测距离最多不过数海里。而且精确度更高的主动式声纳还有30゜的死角无法探测。而胡卫东穿越之前毕竟不是学声学的。除了飞机挂载的拖曳型航空声纳提前开了研制,实在给不出更多的指导性建议,因此如今中国的反潜技术并不比列强先进,甚至因为基础薄弱的缘故。暂时还停留在仿制德国声纳的阶段。好在德国的声纳、特别是被动式声纳技术世界第一。中国的声纳研究因而可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比起技术方面的问题,中国海岸线的漫长也很令人头痛,加之国内的反潜舰艇、乃至远程飞机的数量都还太少。因此对于英国的潜艇实在是防不胜防。也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才想到了目前还未完全形成战斗力的“江西”号航母(即原来的英国皇家方舟号航母),而更早开始正式训练的德国齐柏林号航母也是不用白不用。结果拥有两艘航母的舰艇编队在“演习”的第一天就取得了战果,根据海面上漂起的油迹来看,应该是击沉了一艘敌人的潜艇。然而,短短两天之后,美国代表团的团长就向胡卫东提出了严重抗议,美国一艘潜艇在中国黄海失踪(这个年代的潜艇在10米以下深度便基本没法再与外界联系了),美国政认为是中国海军击沉了它,要求中国政作出解释……

“真以为我们怕打仗吗?”,胡卫东送走那个气冲冲的美国佬之后,脸色同样铁青得厉害,且不那艘美国潜艇是否就是中德“联合军演”中炸沉的那艘,即便真是,那也是美国潜艇侵犯中国领海在先,中国海军本来就有权将其干掉。

事实上,对于美国向中国近海派出潜艇的事情,赤色党中央早就知道了,而英国潜艇借用菲律宾(1935年菲律宾获得形式上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