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372-373) (第2/6页)
面色苦楚,瞧着摔得不轻。 “相公恕罪,小老儿无心的。”窦二急忙作揖赔罪。 “老伯休要自责,是在下无状,觍颜在贵宝号檐下栖身小憩,不想惊扰主人,在下这便离去。” 俊后生向窦二躬身请罪,便拾起门外的随身小包裹,准备离开。 “相公留步,”窦二唤住青年,“瞧相公衣衫半湿,可是在檐下呆了许久,这秋风露寒的,如此出去恐要留下病来,且进来暖暖身子,权当小老儿赔罪。” “这,却是打搅老伯了。” 窦二连连摆手,“无妨,大清早的,哪有什么主顾。” 迎了青年进门,又为他烫了一壶烧酒驱寒,青年千恩万谢后,窦二便自忙去了。 青年喝了一杯热酒,脸颊微红,身子渐暖,却不改云恨雨愁,忍不住长叹一声。 “相公可是有心事?”窦二一边擦拭着桌子,一边问道。 “不瞒老伯,在下亲人在乡受了冤屈,眼见秋后便要人头落地,本想进京告状,怎奈却敲不响那登闻鼓。”青年蹙额摇首,悲凉无奈。 “嗨,登闻鼓响,便要上达天听,出照鞫问各级合该官员,这帮官儿从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这既得罪人又没好处的事,谁愿去做。” 窦二生长在皇城根下,便是没吃过猪rou,也不知看过多少猪跑,对这官场门道也能说个一二。 “还请老伯指点,我去三法司如何?” 一心进京敲登闻鼓告御状,这条路一被堵死,青年便如无头苍蝇一般,难得有个明白人愿意指路,当下央着窦二,将自己的冤情述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窦二便掰起了手指头,“各地按察使司,本就是都察院的分支,既然当地臬台老爷已然断了案,这条路怕是不易走通。” “大理寺主要是复审之所,所有审结案子未经大理寺审核,不得执行,不过大理寺的老爷品级比不得刑部与都察院正堂,这腰杆子未必够硬。” “至于刑部么,主要受理京师诉讼,还有办理皇爷爷交待的大案要案,京师及十三布政使司的死刑案件也须由刑部复审,你是上诉冤屈,倒该是正管,无论登闻鼓还是通政司,都可以把案子转到刑部去。” 青年心底萌生一线希望,“既然登闻鼓走不通,我便去通政司投状。” “难啊,谁知道通政司什么时候能受理你的状纸,况且通政司的案子也是有钦定御史老爷出巡追问的,你这已经碰了一回钉子,再么……”窦二摇了摇头。 “难道我那亲人便没了活路不成?”青年泫然泣下。 “最快的肯定是拦驾告御状了,可皇爷爷什么时候出皇城谁能知道,便是真赶上了,还有净街的禁军和锦衣卫,若是被当成了图谋不轨的刺客,怕是还没近前便被剁成了rou泥,唉,岂不冤枉!” 慨叹一番的窦二摇摇脑袋,又开始忙手头的事了。 青年失魂落魄了一阵,猛地又灌了几杯酒,毅然起身。 “小相公,你哪里去?”窦二问道。 “我再去敲鼓,若他们还是不允,我便撞死在那里,闹出人命来,总能惊动万岁爷吧。” “哎呦后生,爹妈养你不易,你可不能糟践自己命哦。” 窦二急忙上前劝解,又怎能劝得住。 正当二人拉扯纠缠之际,又听街面上一阵喧嚷。 一群拿着笤帚,抱着铜盆的官兵涌上了街头,不分轻重地一阵洒扫,街面上顿时尘灰漫天,咒骂纷纷。 “老伯,这是……”街面乱成一团,青年倒出不去了。 窦二掐指算算日子,“怕是太后娘娘她老人家明日要去皇姑寺进香了,咱京城灰尘大,这兵马司的官兵要提前打扫,净水泼街,黄土垫道,这又要折腾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