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2 (第2/2页)
限制,诸如“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和“强制许可使用”等制度。3、著作权不能如同物权一般为权利人实际控制占有。著作权的标的是思想或情感的表现,不受物质材料的束缚和限制,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任意再现。正是出于著作权标的理论上的具有无限再现性的特点,所以著作权极易受到侵害。4、两者期限不同。民法对物权没有期限限制,但是著作权法却直接明确而统一地规定了著作权的期限。从著作权与物权、债权的比较,我们对于著作权的性质、特征可以窥豹一斑。本条还提出了著作权法的立法根据,即以□□为根据制定该法。□□是母法,所有法律都要根据□□制定,不得与□□相抵触。著作权法的制定和修改体现了□□的原则,是对□□原则的具体化。是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渊源,但不是全部渊源。我国著作权法律规范,主要见于、、、、单行法规、行政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等规定中。我国参加的与著作权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和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有关著作权保护的双边条约,通过立法程序,也可以转化为我国著作权法的法源。1990年9月7日颁布的,实施于1991年6月1日。该法的实施,在建立中国的著作权制度,保护广大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中国著作权产业的发展,繁荣中国的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实施10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中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进程不断加快,为了完善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以127票赞成,4票弃权(无反对票)通过了,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达到了新的水平。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制定本法。释义:本条是关于本法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据的规定。著作权法是有关获得、行使和保护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法律。本章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明确其保护对象,即“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从而达到“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之目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性质。何谓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基于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著作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著作权法律关系得以发生的法律事实构成。著作权法之调整对象即著作权法律关系。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与版权同义。版权来自于英美法系,英国的Cht通译为版权,是指复制的权利,即制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