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7 (第2/2页)
/br>理了理镜头,看向埃迪。勾起唇角。挑衅的问。“你会成为我的棋子吗?”“当然不。”埃迪答。普莱瑞思笑了笑。向导多诺万拿来了房卡。普莱瑞思接过。发给了埃迪与保罗一张。“今天休息一下,明日我们便走。”“走去哪里?”埃迪问。“防空洞、战区、巴格达。”普莱瑞思答。**这是埃迪难以忘怀的四个月。在这四个月间,他同只有两个工作人员的剧组走遍了伊拉克的每寸土地。跨越战区、跨越难民群聚的贫民窟。这是一个烽烟下的国度,生离死别是在这片土地上再正常不过的场景。人生而平等,而战争将这种平等用生死的残酷方式剥夺。他们麻木、他们悲悯、他们痛苦哀鸣,可却束手无册。四个月内,他饰演的战地记者采访了住在废墟上的老人、采访了无家可归的孩子、采访了住在防空洞里两年有余未曾看过太阳的流浪汉。其中有一位在战争前曾是大学教授的伊拉克老人这样对他说:“与你们不同,我们因国家而从出生起便背负上了‘难民’的名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接纳我们,没有任何一片土地我们能长足驻留。‘国籍’便成了我们的原罪,我必须为他洗净身上的污垢。”照顾老人的好心人说,老人的夫人早逝,一双儿女早在战争伊始便被老教授送去了美国,可随着战争的愈演愈烈,美国重新制定了移民法案,老人的一双儿女又被遣返了伊拉克,次日,便在炮火中丧生。这是一个绝望的国度。这是一个夹受着多方恐/怖/袭击、武力恐吓的嘶吼到无力申辩的民族。在这里,每日盘旋在蓝天的,不是鸽子与白云,而是久久不散的警笛与炮弹。在这里,孩子们陪伴与玩耍的,不是父母与师长,而是童子兵、少年兵、严声唳喝与鸣枪示威。这是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度,在每日的炮轰与枪林弹雨下,食品价格疯长、水资源紧缺,他们每日在被炸死、饿死、渴死、甚至是被反zheng军活埋而死的恐慌下痛苦哀鸣,在他们眼里,“活着”成为了最奢侈的渴望。现在该去往何处?明日又该去往何方?埃迪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哀鸿遍野、满目疮痍。他们蜗牛似的用两个月的光景穿越了贫民区抵达巴格达。而抵达到巴格达的一瞬间,他就后悔了。一颗炮弹从他的耳侧划过。左耳失聪。此时他才真正领会到那种“接近死亡”的恐惧。但是他并没有离开,因为普莱瑞思的镜头一直追随着他。而镜头背后的,是真正的战争。他还不能离开。至少在拍完这组镜头前不能。众人对战争一无所知。他们不清楚战地人民的生活。他们只知道大炮、枪支、弹药、他们只明白侵略侵略再侵略。而他们从来不知道他们想要的大炮、枪支、弹药身后的是什么,因为他们从来不曾体会过战地难民的绝望。就像二战后的调研显示,二战以来的任何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