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5章 秦腔 (第1/4页)
只在李曾伯收复兰州的次日,李瑕的东路军也赶来汇合。 杨奔跨坐在战马上,遥望着兰州城上的大旗,神情有些紧绷。 他还年轻,眉间的皱纹却很深,额头上已有些抬头纹。鼻翼微张,深深吸了一口气,把马蹄扬起的尘烟吸入鼻腔。 “知道霍去病吗?”杨奔突然向身边的部下们问了一句。 “知道!我们当兵打仗的,哪个不知道霍去病。” 杨奔指着前方,想说些什么,又没想好怎么说。 他的动作却十分有力,最后指了指兰州城,向部将们大声介绍起来。 “霍去病大败匈奴,汉武帝置河西四郡。其后又置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金城郡控黄河之险,隔阂羌戎。自汉以来,河西雄郡,金城为最……” 这是出发前军议时李瑕说过的。 杨奔越近兰州城,越明白李瑕为何要说这些。 为何? 走得太远了。 他从川蜀打到陇西,现在打到河煌,千山万水,这里的人说话他不太听得懂,这里的人看向他们这些宋军时,眼睛里是漠然、陌生。 太远了,给人一种异国他乡之感。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到这个貌似荒凉的地方来?为何不能留在关中、汉中富饶之地? 因为杨奔心里很清楚,这里绝非什么异国他乡。 这里在秦时就是陇西郡,汉时置城……只是丢得太久了。 所以要夺回来。 他想效仿霍去病,想名垂千古,想要后人提及他的名字就交口称赞。 那夺回金城郡就是第一步。 …… 进了城,安置好了兵马,杨奔马上又向州署赶去,默默跟在李瑕身后。 州署很破,到处都是马粪。 李瑕正站在衙门前,看着大柱上的楹联。 漆已经掉光了,还沾着马粪,字迹倒是勉强能看清。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 “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 入城这一路能看到的汉字不多,不像别的城池铺面上都是有汉字的。兰州实在有些萧条,李瑕不免驻足对着这幅楹联多看了一会。 李曾伯大步迎出来,抱拳见礼,之后指了指楹联,道:“这是金国修建的衙署,也是金国官员题的楹联。” 李瑕点了点头,道:“说尽了兰州的山河之险,有些气势。” 李曾伯叹息一声,道:“出自词作,‘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这金人写词也有些豪迈雄浑的气概。” “因为都是汉人,押的是一样的韵,用的是一样的典。” 说着,他们往堂内走去。 这衙署也就没什么别的好看了,既看不到文牍,也没见有什么书籍,一看就是许多年没有官员坐镇兰州治理了。 大堂的地上只有早已干涸的黑褐色血迹。 “越往西,越是胡化了啊。” “蒙古之前并没有怎么治理河湟,只当作牧马之地,以及色目商旅往来的商埠。” 由此可以看出一点,兰州这一带差不多可以算是一个分界线。 或者说巩昌汪家是一个缓冲,东南属于忽必烈经略之地,行汉制、用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