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8章 公事私事 (第3/3页)
。 他缓缓捧出最上面一本,轻抚了抚封面,递给了王鄂。 王鄂曾是金国状元,如今忽必烈的诏书多出自他手。 此时王鄂双手捧过张柔递来的书,摊开看了看,道:“张公有大功于后世矣。” 这是《金实录》,于他们这些北人而言,有超乎寻常的意义…… 金国的历史重要吗? 抛开女真人不提,一百多年间活在中原的万万人不能没了历史,否则他们才是被真正的完全灭亡。 不久前,王鄂向忽必烈进言“自古有可亡之国,无可亡之史。盖前代史册,必代兴者与修,是非与夺,待后人而可公论也。” 忽必烈允了。 这代表着蒙古国要为前朝修史,也代表着它维护正统。 蒙古再也不会像灭西夏时那样,完全抹杀掉一个文明。 “千万生灵之幸事啊。”王鄂感慨。 “献了《金实录》,朝廷能为前朝编史,我最后的心愿已了。”张柔道,“可以致仕了。” 王鄂颇为讶异,惊道:“张公这便致仕了?” “不错。”张柔道:“想请陛下允六郎袭职。” 他这是让王鄂也帮忙说话的意思。 正好借着这个张弘略击败夏贵、收复亳州的时机。 王鄂却是有些疑惑,问道:“但依陛下心意,恐是更瞩意九郎吧?” 张柔心意坚决,摆摆手,不再就此多言,把王鄂送到院门处,道:“状元公慢走。” …… 看着王鄂离开的背影,张柔微不可觉地叹息了一声,想到了许多往事。 三十年前,他随拖雷攻打汴京,当众放言“我用兵以来,杀人多矣,岂无冤死者?从今以往,非与我为敌作战者,誓不杀也!” 结果,金帝逃到汝南,城中金军死战。依蒙军惯例,凡拒不投降者,一旦城池攻破则屠城。那句“非与敌战,誓不杀也”言犹在耳,张柔已下令屠了汝南城。 当时每一个兵士牵着十余个俘虏斩杀,他只在其中救下了王鄂这样的文人。 如今活到老了,最近却总想到当年这些事,汝南被屠后的情形浮在眼前,让他莫名地心悸。担心会报应不爽,遗祸子孙…… “大帅?大帅?” 张柔回过神来,便见一个信使已赶到面前。 “大帅,亳州急信。” 张柔目光看去,迅速抢过那三封信快步赶回书房。 其中两封虽无署名,他却知道是谁写的。 他把张弘略的信丢在一旁,先拿起那封张文静的信,之后转念一想,转而先看李瑕的信。 “阿术死了?” 看到一半,张柔终于是脸色一变,却还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硬话。 “小兔崽子,但李璮都快完了,你已失去了一个强援,往后还能怎么办?” 如果李璮刚起事时,亳州还在张家手上,李瑕能击败史天泽,攻下洛阳、开封,局势未必不能影响他的决定。 现在显然是晚了,河南已被忽必烈稳定下来。 再往后一看,得知女儿已生了孩子,张柔的神情却又无奈起来…… ------题外话------ 今天又比昨天写得晚了……还有两个盟主没有加更,等我明天想办法写得快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