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9章 围堵 (第2/2页)
头野猪正刨着蹄子,埋头向这边撞来。 聪明的猎人是不会被野猪撞到的,骑马避开就可以,绕一圈再找机会。 “鸣金!” 帖必烈一愣,瞥了一眼阿术,暗想这个名将,打仗也就和自己是差不多的。 阿术则是当机立断,马上决定撤军。 李瑕已经到泾川来了,那必然还有更多的宋军正在包围过来。 没必要再打了,先回六盘山,再回凉州,往后多得是机会破敌,等平定李璮之乱,等入了冬黄河结冰。 当年,阿术随兀良合台两次杀入川蜀,都是败退而归,杀入广西也是败退而归。 但没关系,不被歼灭,最终他还是打穿了宋境…… “回六盘山!” 蒙军如流水一般的后撤。 阿术退得太快,甫一接触便退,并非溃败,蒙军骑兵也个个有经验,只抛下百余伤亡,很快便脱离战场。 回到大营,携带了马匹,马不行蹄便撤退。 在泾川,能走的路很少。 往北可去庆阳府,往东可往长安,道路都却被李瑕堵住了; 往南,可以走灵台古道去凤翔,但阿术不打算走,因为廉希宪已做了防备,那路小,很难杀出去; 往西南方向,倒是有一路小路可以到关山,穿过番须口道抵达陇西,但阿术不敢走了,第一次是出其不意,再一次就是把宋军将领当傻子了。 只能往西北方向,通往六盘山。 再无别的道路…… 想到这些,不安的预感越发强烈。 “报!” 探马远远奔来。 阿术是第一次没让探马直接回报,而是翻身下马,走到一边,独自听其汇报军情。 “都元帅,西面发现宋军……” 很快,又有探马来报,南面亦有宋军由凤翔顺灵台古道而来…… 阿术没有承认,但心里隐隐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头野猪,已被吸引到了陷阱里。 他有些后悔今日没有与李瑕决一死战。 ~~ 固守高墌城的确实是李瑕。 阿术是绕了一千五百里不假,李瑕跑得也不少,先是攻下了金陡关,马上急驰天水支援,追阿术至河州,再赶到高墌设防。 双方都是疲师远来。 这次逼阿术到泾河谷道决战的计划,廉希宪人还在凤翔府便已有所准备,并非等得到了李曾伯的消息才开始谋划……只能说这镇守陇西的两个人虽然相处不好,遇事却所见略同。 算上李瑕,宋军这边指挥这一战的三人都认为该决战了。 李瑕从整个局势考虑,认为李璮与宋廷牵制不了忽必烈太久了,必须尽快歼灭阿术所部; 廉希宪没当过宋臣,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守的概念,本就一直在谋划决战; 李曾伯反而是最后意识到这一点的,他守了一辈子,对于防守每每有远见,却还是看着局势一年差过一年,如今终于有了决战的机会,他也是最激动的一个…… 倒不是阿术太有能耐,需要他们三人合力才能对敌。事实上,阿术若不跑,很轻易便能败在他们其中一人手上。 这是攻守之势的区别。 若有朝一日李瑕能领兵杀入草原,只怕也需要有十余个阿术来围追堵截。 不论如何,阿术想打得打,不想打也得打了。 宋军并不急着开战,既然已完全封堵了道路,将蒙军围困愈久,胜机越高。 因此,李瑕只是固守高墌,守在高墌城北面的则是刘金锁,杨奔则领骑兵策应,这是东面,一共有万余兵力。 而在西面,则是李曾伯亲率万余人番须口道杀出,另有陆小酉、鲍三、搂虎等六千余人从灵台古道而上…… 宋军不急,阿术却非常果断。 在等知自己陷入封堵之后,他立即便选好了突围的方向,只在休整了一日之后,已全力突围。 他没有选择向西去冲李曾伯的防线,而是在次日夜里,突然强攻刘金锁的防线。 一万五千蒙骑已不顾伤亡,做困兽之斗,一开战便尽了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