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4章 胡与汉 (第3/3页)
瑕收回川陕,处处要用钱粮。 钱这一方面……董文炳知道他的陛下极有钱。 整个天下的金银珠宝一直在流向哈拉和林,至今已不止五六十年。 当然,董文炳也不知他的陛下到底有多少钱,总之黄金家族肯定是不负其名。 粮这一方面,则是重中之重了。 郭弘敬便是派来提举河南路河渠的。 董文炳对水利、农田之事很感兴趣,遂亲自与他相谈到夜里。 谈完了李璮,又谈到李瑕。 “关中必然得要收复。”董文炳叹道:“令兄前往西夏治水利,若文你则来河南。隔在中间的便是这李瑕了。” 郭弘敬应道:“我虽不知兵略,却知于水利而言,关中对河南至关重要。” 他时年才二十一岁,话不多,姿态始终一板一眼的样子。 董文炳显然很欣赏郭弘敬,也愿意与他多说。 “不错,只待东平李璮、西灭李瑕,则河南可恢复太平,你我才能好好治理,为百姓谋福。” 郭弘敬深受触动。 他虽才到洛阳府,已开始敬佩自己这位上官。 ~~ 潼关。 何泰大步走上战船,领着麾下兵士准备往黄河下游。 战船是宋军在夏阳渡收缴的,本就是他们这些兵士的。 区别在于,他们原是为刘整,为蒙古效力,如今却是为李瑕效力。 黄河汹涌,这一去便是生死未卜,不免有士卒心生嘀咕。 “统领,我们才投降,怎就做得这样冒险的事?” 何泰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抬起头,看向潼关城头的李瑕。 为李瑕而去死战,能做到吗? 当然做不到,凭什么为别人去死。 ~~ 李瑕在潼关上看着克敌营的船只。 这些兵将,在刘整麾下从不打硬仗,箭滩渡之战逃了、北洛水之战逃了、高陵县之战逃了,先降蒙古,再降他李瑕。 今日他李瑕能给他们的俸禄,蒙古人也能给。 这支军队似乎已不值得信任了。 唯有一点,蒙古人给不了。 他李瑕要打天下,不是委曲求全地给蒙古人引路杀自己的同胞以促成统一,也不是舍弃一半的人口与土地偏安一隅。 而是这南与北所有人共同的天下。 李瑕确实很在乎这一点。 这是他所做所为的根由,是他与蒙古、宋的区别,也是他唯一能强于蒙古与宋之处。 若不在乎,他何必做这些?大可在燕京、在临安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当然,这只是他李瑕个人的信念,不代表这天下所有人。 有人不在乎这些,比如刘整。 克敌营的将士是什么态度? 李瑕眼下还不能完全确定。 时间太短。 但他已没时间再为他们树立信念了,他必须得反攻金陡关了。 那克敌营是金子、是石头?烈火一烧便知。 …… 号角声起。 水师出发的同时,李瑕也下了城头,翻身上马,亲自率兵出发,由陆路攻打金陡关。 刘整是不在乎,克敌营是不确定,而在那金陡关的董文用等人则是不认同李瑕。 董文用等人认为,蒙古人也能治理好这个天下。 要做的是帮助蒙古人。 因为蒙古人强。 李瑕得去问一句。 “谁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