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3章 着眼于前 (第3/4页)
/br> 码头上的吆喝声还隐隐传来。 这是号称“万商云集”的万州,它不像夔门那个川蜀军事门户,它是川蜀的经济门户。 近年来,长江上的商船如过江之鲫,万州城已恢复了些许往年的热闹景象,这驿馆却依然很破。 一缕阳光从破碎的瓦片中照在堂上,下面是因漏雨而生出的青苔。 当这缕光线渐渐暗下去,已时近黄昏。 …… “这是我今年第二次到夔州路。” 李瑕已开始为此次的万州之行作总结。 “我第一次来,为的是到夔门防备宋军攻过来,但他们没有,允了我的开府之权。而这一次,为的是来万州防备宋廷的商旅过来把蜀地百姓的血汗钱赚走。 宋廷又让我失望了,我既期待它的新法能够遏制纸币的滥发、平抑物价,能够使得豪贵之家少剥削平民百姓一点;也担心他们国库充盈,会驱兵西进。 但没有。 这次来,我还是没看到一张真正能买到东西、兑到钱的金银关子。看到了什么?是伪券。过去赤山会纸局每日印纸币十五万贯,今秋,江陵伪券坊每月印伪券五百万贯。 印钱来买百姓的粮——这就是宋廷数十年来一直在用的办法,区别只在他们印的钱是买东南百姓的口粮或买我们的口粮。 衮衮诸公就只会这一招,是想不到别的办法了吗?不是,而是别的办法做不到了。 以上这些,是对手的情况。 说我们。 市贸司做得很好,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长江、汉水两路商路不被中断,让我们的钱能买到他们的物资;舆情司也不错,没让看起来是我们的实则是他们的钱买我们的物资。 统计司则是关键,是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区别。我们的券引不是用来强征百姓口粮的,为的是方便、是促进交易,故而能不滥发,这是原则。 在座诸君有的了解我,有的不了解,那就再强调一遍,触到原则问题我绝不手软,不管是谁。 往后你们就任地方也好,任职幕府也罢,记住,统计司定下的券引数量背后,有人在监察。 说了这些,想必你们也知己知彼了,如何胜、为何胜也知晓了,保持下去,我把长江这条命脉交在你们手上……” 张弘道瞥了眼高长寿一眼,已感受到了对方的压力。 显然,李瑕让高长寿坐镇重庆,除了守三峡防线,要守的还有这长江商贸。 …… “说完经济,最后再说说形势。” 李瑕也不愿多说,但这是例行总结。 “这咸定二年马上又要过去了,这一整年,我们与宋廷争开府之权、与宋廷争货币之利。这是必须的,因为宋廷必然扼制我们。 现在,争也争过了。我们已巩固住了川陕的情形,可喜对吧?只用了一年光景,我们完成了年初订下的‘稳固发展’的目标。 但一年光景已经过去了。 这一年忽必烈只做了一件事,北上哈拉和林。或许明年他也只做一件事,重返燕京。 很快,我们不会再有时间与宋廷这样争斗下去。 咸定三年,我不想再两次往返川东,在这夔州路与宋廷争权争利。故而,盼诸君同心协力继续稳固后方,使将士无后顾之忧,着眼于前……” ~~ 一艘船只由江陵出发,至临安,之后,有急信送至天台县贾家老宅。 贾似道看罢,一言不发。 又败了。 这是第三次败于李瑕之手。 而这次之后,似乎已真的想不到办法还能再去遏制李瑕了。 对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