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70 (第2/2页)
清一家和詹伟也都跟着一起来了。黒德清这次来京都除了赴五年之约,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确定柳侠和猫儿在盛世京华给他选的别墅。一周前,京都市正式出台了对外地户籍人员开放京都住房市场的规定,规定在电视上公布的当天,柳凌就给黒德清打了电话。买房子前总要多看看别人的房子,这几乎是定律了,黒德清和杨柳也不例外,俩人昨天到了京都之后,柳凌先带他们去盛世京华看房子,然后又带他们看了另外两个别墅区。知道曾广同一下在老杨树胡同买了好几个院子,黒德清对这里产生了好奇,他觉得,以曾广同的身份,他愿意花大价钱买房的地方,肯定不会差,黒德清对老杨树胡同有点动心。老杨树胡同最初是从东边开始,慢慢向西边发展的,最初的那些家,因为原籍的建筑习惯不同,各家房屋和院子在建造时在细节上也都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面积、形制、样式都差不多,谭家因为祖上留洋多年的关系,是个例外,但房屋的结构也依然是中国北方房屋的基本样式,只是借鉴了西方庄园的特点,圈了特别宽敞通透的大院子。而人是有攀比之心的,并且攀比的通常都是身边的人,谭家的东邻居早于谭家建成,没什么好比较的了,西邻居就不同了,王德邻现在的院落虽比不上谭家,却比其他人家宽敞多了,估计这家当初虽然心气很足,但经济上有点力不从心。王德邻的西邻居,想必当初也是同样的心思,所以,曾广同买的连在一起的三家,院落的大小几乎是以匀速递减的,48号比50号稍微窄一些,最宽敞,46号次之,44号基本上已经和其他大多数住户一样了。46号正在装修,有五六个工人在干活,主要是油漆和院子的地面,这家虽然院子不是最大的,但房子细节上特别讲究,处处都透着精致,大梁和椽子一看就都是好木头,当院还有一棵非常大的老榆树,枝叶繁茂,柳侠他们估计树龄得有二百年左右,曾广同打算以后就住这里了。三个院子看完,胖虫儿说:“我最待见48,院子大,夏天老古龙多,您咧?”可能根儿里是中原人的缘故,小家伙只在柳家岭呆过大半年,而在离开了一年之后,他的中原话依然说的纯正又流利。詹伟说:“我都待见,可我一个也买不起。”胖虫儿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你不是大学教授吗?咋会买不起咧?”詹伟摊了下手。黒德清问杨柳:“你喜欢哪个院?”杨柳大概看出了黒德清的心思,非常坚决地说:“都喜欢,但我不想住在离城太远的地方,我喜欢繁华热闹。”黒德清说:“要不,咱给爸打个电话商量一下,咱买两个?”詹伟扭头问柳侠:“柳老板,给个建议,我是不是应该考虑辞职组个测绘队或去山西挖煤?”柳侠拍了拍他:“詹教授,咱知识分子的风骨呢?怎么能把铜臭气表现得这么明显?”詹伟做悲痛欲绝状:“在我为一套顶层小两居浴血奋战的时候,你住进了庄园,这煤黑子在对着别墅挑肥拣瘦,这种情况下你跟我讲风骨?”“各有各的好吧,”一直牵着小萱安静跟随的柳凌忽然笑着说,“你每天能准时下班回家陪父母和爱人孩子,小侠那么疼猫儿,却经常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