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65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5 (第1/2页)

    在世界大战中,人多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力量,要知道即使是历史上抗战期间贫弱落后的旧中国也能够获得五大国的地位,靠的不就是那四五亿的人口吗?

而且比起海量人口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今的7亿中国人已经不再是解放前的一盘散沙,在组织力超强的赤色党领导下,他们已经拥有了令任何侵略者都望而生畏的伟大力量,这就是新中国堪称世界第一的民兵体系……

1943年,全国范围内超过80%的地市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民兵体系,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后备役力量最为雄厚的国家,如果只论人数,甚至超过了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1944年中国的后备役力量主要包括:武警消防部队200万(国家初定、而且地盘比历史上更大,所以警察的数量较多。)。生产部队(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兵团)基干民兵100万。其他公安干警300万,地方基干民兵500万,生产部队普通民兵800万,地方普通民兵3000万。受过基本军事训练的人数超过1.5亿。堪称是“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更难得的是,中国的民兵后备役不但有数量,更有质量。其中武警消防部队与生产部队的基干民兵基本都是解放军作战部队退役下来的老兵,而且平时也经常接受生与死的考验,一旦全面战争爆发,他们只需要整训半个月就可以派上战场,不算技术兵种的话,战斗力绝不逊于苏联的“影子部队”。二级预备役的1600万人也都经过相当程度的训练,最多整训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成为合格的作战部队。其实光是这两级预备役的力量,就足以抵御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全面入侵了。

民兵的大力发展不但直接巩固了国防,更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起了强烈的尚武气氛,一时间国内的年轻人无不以参加军队为荣,进不了正规军就当民兵,民兵也选不上就穿身军装自我安慰,这对于扭转中华民族自宋代以后日渐文弱的民风,具有无法估量的重大意义。而有胡卫东这个穿越者的保障,这股风气持续的时间会比历史上长得多,长到尚武之风将如先秦时代一样再次铭刻到中国人的骨子里……

不过由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一等列强都与中国有过大的过节,为了预防最坏的情况,赤色党中央对于多达3000万人的第三级预备役也同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致于其中随便抽出一个人来,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累计军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用军用步枪打过至少50发子弹,分解和组装过制式步枪、机枪和军用手枪,投掷过拉响了的木柄手榴弹和无柄手榴弹,埋设并起出过至少1个地雷……

据胡卫东估计,由于如今的中**工实力更强,训练器材与弹药都更加充足,如今的中国民兵实力甚至超过了历史上70年代的水平,要知道当时中国的普通民兵出了国都能横扫缅甸政府军的、更曾不止一次让台湾派回大陆的“特种部队”举手投降……

胡卫东这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如今的中**工虽然不像当初那样新武器层出不穷,但实打实的产能却已经远非抗战时期可比。由于中国陆军的建设是以轻步兵为核心,因此产能的分配也与列强大不相同,轻武器占比极大,尤其是班排一级的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