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13 (第2/2页)
克里姆派出去拦截的阿尔及利亚兵团第2师和突尼斯兵团第1师在美国第2军猛烈的炮火和装甲部队的快速突击下先后全军覆没,令坐镇后方的艾森豪威尔大喜过望。但是受到嘉奖的巴顿却是一脸凝重,虽然成功地将敌人的3万精兵全歼,但是第2军的伤亡也超过了2万人,如此强悍的敌人在巴顿的军旅生涯中还是头一次见到。最令巴顿心悸的是,这两个阿联主力师明知已无胜算,依然死战到了最后一刻,不但没有一人投降,甚至连临阵脱逃的都没有,除了受伤昏迷而被俘虏的少数人,美军竟然没有抓到一个俘虏……“即使到了最后,他们依然高喊着‘安拉胡阿克巴’与领袖克里姆的名字拉响手榴弹向我们冲来,如果敌人的军队都是如此,那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将其彻底击败?”,素来勇猛的巴顿想到这里。不自觉地暗暗叹了口气,“早知道这儿如此难打,还不如直接登陆欧洲呢,德国人再凶悍善战,到了绝境也是会投降的……”而更令巴顿不安的是,尽管他已经让部下尽量节约弹药,但大手大脚惯了的美军官兵一时间怎么可能改得过来?结果两战之后第2军的弹药储备已经消耗了70%以上,巴顿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耸耸肩,给司令部发去电报。催促后方加快运送。西北平原是摩洛哥的精华地区。人口相对较多,因而克里姆也没有忘了游击战这个大杀器,当地民兵的破袭战与麻雀战一度令美军很是头痛,而时不时出现的自杀性攻击更是令美军官兵心惊胆战。巴顿很快就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要求部队必须向任何靠近到部队200米内的当地人鸣枪示警。如果没有即刻远离的。统统要在第一时间射杀,副官说这样做很可能会在国内招致非议,但巴顿却回答道。“宁可名誉受损,也不能让我的部下枉死!”但是美军枪杀平民的报告却将克里姆彻底激怒了,他决心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消灭这支“没有人性”的西方军队。在克里姆的眼里,他们是在保卫家园免遭侵略,因而采取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而美军作为侵略者本就万恶,居然还杀戮无辜平民,那就更加罪无可赦了。虽然对西方文明有一定了解,但克里姆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仍然是阿拉伯式的,因此他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当初加入轴心国阵营意味着什么,只是按照传统的思维认为“既然我没有去打你,你却先打了我,那你就是侵略者,即使是为盟国而战,依然改变不了侵略者的身份。”。可在巴顿等美军官兵看来,自己是在与法西斯匪徒作战,绝对“伟大光明正义”,即使迫于情势而不得不作出一些不人道的事来,那也是可以原谅的。双方认识上的分歧,加上当初殖民时代、乃至更早的中世纪期间柏柏阿拉伯人与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宿怨,使得北非战争变得超出想象地残酷,这真是一个可怕的误会……眼前困难很多,但是卡萨布兰卡西北方向的屏障、同时也是摩洛哥第二大城市的拉巴特已经近在眼前,巴顿无论如何都不会在这个时候退却,可是前方的道路却被当地民兵破坏得相当彻底,以致于美军的汽车难以通行,步兵不得不靠着他们的脚板赶路。巴顿本想将越野能力较强的装甲车辆与吉普车抽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