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60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08 (第1/2页)

    在两个五年计划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至于大清洗,那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和军队系统,对他们的影响有限,因此他们和工人阶级一样坚定地支持苏联政府。而且因为文化水平相对更高,市民的民族意识普遍要比农民更强一些,这也同样是他们坚持斗争的重要动力。

而苏联的农民则不然,与中国革命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农民的力量取得胜利的情况不同,由于十月革命中苏俄基本上是完全依靠工人阶级和倒戈的旧军队夺取到政权的,农民的帮助十分有限,而且在新政权建立后那些较为富裕的农民还大多不配合政府的征粮、甚至进行了激烈的反抗。因此苏共虽然党旗里有镰刀图案,但很多时候都把农民、尤其是相对富裕的富农中农视为斗争对象的,所以自然不会对他们客气。而城里人自恃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则令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而且苏联早期的工业化需要资金,当时的苏联没法像殖民者那样掠夺外国,除了利用剪刀差刻薄农民,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而这就自然激起了苏联农民更大的不满。

这一问题在乌克兰大饥荒中被进一步激化,当时乌克兰虽然不太可能像后世西方宣传的那样死了上千万人,但是两三百万却应该是有的。在那段困难时期,乌克兰的市民虽然日子很不好过,但在苏联政府的努力保障下,基本都挺了下来,也就是说,死的几乎都是乌克兰的农民。因此也不怪德军占领乌克兰后,会有那么多的乌克兰农民背叛苏联而为侵略军服务了……

注1:因为分配较为公平、又没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缘故,苏德战争前夕苏联工人和工程师的生活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只有精英人才的待遇相对差些,而政治地位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后来苏联垮台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过高的福利也不无关系,但在福利体系崩溃之前,苏联工人和工程师对苏联政权的支持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第七百零八章苏军首胜

不过,小胡子那顽固的种族主义立场使得他很难像历史上的日本人那样有效地利用占领区的工业产能和人力资源,甚至为了避免日后清除起来困难,他还特别下令限制伪军的扩编。虽然当初胡卫东曾对德方表达过充分利用占领区的重要性,小胡子也一直对他的意见十分重视,但在根本性的立场上,他一直是很顽固的,不然他也就不是小胡子了……

尽管伪军终究不成气候,但是苏联沦陷区的游击斗争还是进行得相当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斗争方法不够灵活,是以配合正规军而非发动群众为中心,斗争策略又以简单的武装袭击为主,因此很容易遭到敌人的集中围剿,以致于损失太快而难以在敌后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德军如今重兵集聚东线,加上盟友、仆从国以及伪军的部队则更多,1942年底的时候光是战前苏联的领土上就有不下300万敌军,数量比当地活动的游击队总数还要多出n倍,在这种情况下,游击队发展起来的难度简直堪比当年中国抗战期间冀东根据地的建立了……

占领军对于苏联的游击队是极其残酷的,几乎每个被抓的游击队员都被残忍地折磨而死。如果是女性,下场则更是惨不堪言,而那些掩护游击队的苏联群众也同样遭到了残酷的对待。至于那些犹太人,更是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