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59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98 (第1/2页)

    边境线太长了,可以突破的地点太多……

因此双方都是进攻容易防守难,而苏联在远东地区的补给严重依赖两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只要中**队突入苏联境内将铁路一截断,苏联红军威震世界的装甲部队就成了没牙的老虎,至于苏联的步兵,且不说他们的战斗力,光看他们比美国人还能浪费弹药的德性,就不会比装甲兵的处境好多少……

当然,苏联如果完全不顾国际舆论,前锋部队理论上是可以就地“征调”物资的,但是当时的中国号称“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民兵后备役数量世界第一。而且基本训练中就有对付坦克的全套教程,“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可不是开玩笑的,苏军想要抢到物资,自己首先就得褪一层皮。更要命的是,他们在此过程中还得进一步消耗本就所剩不多的弹药补给,加之当时的中国又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半工业国,即时不考虑中**民的抵抗。苏军能够“搜集”到的物资也必然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支撑入侵苏军的庞大消耗,因此这一百多万苏军和上万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组成的强大装甲集群若是真敢入侵,中国的土地就必定会成为他们的墓场……

而另一方面,与苏军的情况相反,中**队以步兵为主。又素来节俭,补给消耗量远比苏联红军小得多,同时解放军还有着擅于利用缴获来补充自己的优良传统(注1),武器弹药的口径还与苏联相同,缴获了就能很方便地利用起来。加之苏联又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即使是相对荒凉的西伯利亚,燃油等工业产品的丰裕也远非中国可比。哪怕只能缴获到一小部分,都够咱们用上很久了。因此解放军即使深入苏联国境,也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而苏联即使派来援军,由于两条铁路运力有限,来早了兵力必然不足,还不够中国的五百万大军塞牙缝,而来晚了的话。西伯利亚就不再是苏联的了……

当时在太祖针对苏联人的威胁放出“五百万解放军去苏联吃饭”的豪言后,苏联的高层登时就一个个脸色发青,经过简单的推演,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只打常规战争,中国的东北华北经济将会遭受重创、军民死伤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也很有可能,但苏联却不但要完全损失掉至少两百万精锐。还会永远地失去西伯利亚,并在一段时间之后面对一个更加强大(西伯利亚虽然荒凉,但是工业却比当时整个中国还要强得多,虽然部门不全。也还是能令中国的实力倍增,而丰富自然资源的意义就更不用说了。)并且对苏联恨之入骨的中国……

某种程度上来说,即使苏联对中国实施所谓的“核手术”,战争的结局依然不会有多大区别,中国或许会多死些人,但西伯利亚还是得丢,而如果苏联将核打击的强度提升到毁灭世界的级别,中国人倒是没辙了,但美国人却绝不会答应的……

正是因为这样,即使以苏联之强,后来也没敢直接入侵中国(只是在珍宝岛试了一下中国政的决心),即使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中国成为了阿富汗游击队主要的武器供应商(大体上老美出钱、咱们给货,当然老美也直接给了一些,但数量上还是中国生产的最多。),苏联人也忍下来了没有对中国进行报复。

而对中国政来说,虽然自信在可能的中苏战争中最终获胜,但北方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