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7 (第1/2页)
现出对jianian臣的憎恶,同时又念念不忘招安,可在百回本的后三十回里却一下子变成了无条件的投降主义,其思想则变得极为庸俗:只要获得“忠”君的虚名,jianian党也拜,佞臣也求,甚至毒死兄弟,自杀身亡,竟见不到半点私放晁盖、劫法场、破城池、杀高俅兄弟等情节中展现出来的英雄形象了,这些情节与前七十回的立意明显格格不入,倒是与罗贯中在等作品中一贯鼓吹的愚忠一脉相承……此外罗贯中喜欢在里加上大量的诗词,而公认是施耐庵所写的七十回本里却罕有诗词出现,这同样是罗贯中为百回本后三十回作者的有力佐证,虽然百回本里为了前后一致,硬生生地在前七十回里加入了很多七十回本中所没有的诗词,但因为契合得不好,非但没有为百回本添色,反而影响了全书的可读性。既然百回本的后三十回明摆着是罗贯中所写,与前七十回并非同一个作者,百回本又有什么理由比后五十回至少还有一点可能是施耐庵所著的更有资格被认定为正本呢?第六百八十四章大讨论(上)如果罗贯中续得很好,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可,那么将认为是他与施耐庵合著的、也把百回本作为的正本也未尝不可,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在此时的中国,七十回本的读者还是最多的,因此百回本造成的先入为主还不普遍,读者也因此能够更加公允地比较百回本和的优劣。最重要的莫过于人物塑造,支持的人士普遍认为,百回本的后三十回中不但描写的水平较前七十回大打折扣,而且甚至没有一个形象能与前七十回保持一致。大多数苍白无力,无性格可言,少数写的也还可以的人物与前七十回中的形象也已经是判若两人。以李逵为例,他是百回本后三十回中写得最好的一个人物,但却已经完全走样……前七十回中的李逵是一个天真幼稚、一字不识、胆大鲁莽的人。他心直口快,即使与宋江之间也常有言语冲突,他虽然非常敬佩宋江,但从不逢迎拍马,例如第66回开头处写道:“只见李逵叫道:‘哥哥偏不直性!前日肯坐,坐了,今日又让别人。这把鸟交椅便真个是金子做的,只管让来让去。不要讨我杀将起来!’宋江大喝道:‘你这厮!’卢俊义慌忙拜道:‘若是兄长苦苦相让,着卢某安身不牢。’李逵又叫道:‘若是哥哥做个皇帝。卢员外做个丞相,我们今日都住在金殿里,也直得这般鸟乱。无过只是水泊子里做个强盗,不如仍旧了罢。’宋江气得说话不出。”这段话里显示了李逵鲜明的个性:说话爽直,毫无掩饰,只要自以为对的,便坚持到底。虽然他对宋江比亲哥哥还尊敬,但观点不同时仍会争论,而且决不相让、决不服气,他不会在言语上照顾宋江的面子。也不懂得照顾面子。可是在百回本中第七十一回中。李逵却说出“你怕我敢挣扎?哥哥剐我也不怨,杀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我梦里也不敢骂他。他要杀我时,便由他杀了罢。”这样的话。竟然学会了拍马屁。才过了几回而已。转变竟然如此之大?而且李逵道理懂得不多,一旦自以为是,从来就是坚持到底的。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