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58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85 (第2/2页)

就难免有狗尾续貂之嫌,如果将其硬是称为正本,那就更是滑天下之大缪了……

至于梅寄鹤是作者的说法,胡卫东更是无论如何难以相信,因为以后五十回的高水准,绝非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所能写出,如果梅寄鹤是民国时期的大文豪,或许有这个能力,但他不过是个仅在县里有些名声、还是作为一个名医而非作家,虽然有些作品,但也不过能在业余作家里面还算不错,就连靠文字吃饭都做不到,怎么可能有那个本事?

或许有人会说,可能只是胡卫东喜欢,就像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自己觉得好而已,并非真的有那么高的水平,要不然为何民国时期的初次出版会折戟沉沙,1985年才再次出版的时候销量也远比不上那拼凑出来的一百二十回本?

但胡卫东对自己的鉴赏能力还是有些自信的,至于历史上出版遇挫,其实也不难解释。民国年间的出版失败完全是因为出版商犯二。那个白痴居然直接出版后面的那五十回,而没有连着前面七十回一起刊印成书……

对于之前没看过水浒的读者,这种做法直接让他们就没法,而那些之前看过前七十回的也未必会对真假不明的后五十回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愚蠢的做法还会给读者“这是续作”的心理暗示。加之当时刊印量很少,抗战又已经迫在眉睫,还有心思看闲书的中国人本来就不多,这书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出版,销量不惨淡才怪。而且当时该书刊印的册数太少。又没有名家热捧,影响不大理所当然,并不能以此认为是书的水准不高。

至于1985年出版的那次,当时百回本以及拼凑的一百二十回本的销量已经极大。再加上太祖晚年评水浒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浒热”。导致大部分中国人都对宋江投降打方腊的情节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再想接受里完全不同的情节可就难了。何况即使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仅仅首批出版就卖出了十几万套,这成绩纵不能算好、也绝对不能算差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该书的水准……

虽然如此,但后五十回中多处明显更像是民国时期语言的词句却终究是个问题,因此胡卫东虽然喜欢这个版本,却也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不是施耐庵原作,要知道历史上梅寄鹤在1969年就过世了,而胡卫东当年看到的却是1985年刊印的那个版本,也就是说当他看到时,梅寄鹤老先生早就过世很多年了,真相如何自然难以考证,何况当时胡卫东在保密制度很严的军工部门工作,平时事忙不说,也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自由,所以他直到穿越的那一天,都没工夫专门调查此事。

即使在穿越之后,身肩重任的胡卫东也一直抽不出时间处理这类琐事,直到腿断之后才得了闲,有空派人将梅寄鹤请来询问此事。梅寄鹤在首次出版失败后深受打击,此后即使对自己的儿孙也不再谈及此事,谁知在怀着忐忑之心被那位传奇一样的胡副总理请过去之后,对方竟然和蔼地说自己看过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