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4 相亲 (第1/2页)
04 相亲
周六,依旧是阴雨天。 天刚亮,安卿已经撑把黑伞站在村口的大道上等路过的城乡公交车。 哈西村位置偏僻,去往县里的公交车需要路过的时候挥手喊停,没有公交站牌;最近的站牌要走两公里才到。 这种城乡公交车两个多小时才有一班,每班车要途径30几个村落,得一个多小时才到县里。 到县里客运站再买去市区的车票,县里到市区又得一个小时。 坐上去往市区的大巴车,扫眼窗外沿路的秀美河山,安卿脑海中逐渐浮现的是江城的西湖,断桥风雨…… 因为她与时律相亲订婚的地点——就是飘着小雨的江城西湖国宾馆。 雨下大,车窗逐渐灰蒙蒙,安卿闭上眼睛,耳边回荡的是与时律第一次相亲见面,他说的那句:“你好,我是时律,26岁。” 那是2016年,10月底的江城,西湖国宾馆。 夕阳西下的雷峰塔,再配上远山和西湖,像副水墨画;安卿还没来得及欣赏,包厢门从外面打开,几个身穿中山装的叔伯们进来,向她介绍唯一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男性——时律。 “你时伯伯家的大儿子时律,英国留学,学的法学,刚从你徐叔的律所辞职,现在正考公呢。” 说话的是过去曾提拔过她爸安康升的老领导,名叫孟东,因身体的原因,不到50就已退休,十几年前从北京还乡,回了江城老家长居。 圈里人都热情的称呼他孟老。 孟老为人和善,经常组局约熟人来西湖边喝茶下棋。 今天安卿是跟着她爸安康升过来的,她爸没有明说,她心里也明白,今天这局:是相亲局。 长辈们去了另外一个包厢,只剩下她与时律。 生于时家那种大家族,从小到大的礼仪熏陶下,修养是刻在骨子里的;安卿能感觉到时律很排斥这次相亲。 碍于双方家人还有媒人都在隔壁,他还是主动做起了自我介绍:“你好,我是时律,26岁。” 第一次相亲,安卿也没什么经验,她只能学着回了句:“你好时律,我叫安卿,比你小一岁。” 接下来的谈话也都是很平常的话题。 虽然时律每句都有回应,单亲家庭长大的安卿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他并不想再与自己多讲一句话。 回大包厢吃饭,长辈们多,一个个的还都是老领导,安卿全程一直斟茶倒水。 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场合,母亲去世的早,她爸公务忙,在大院里长大,等于吃的是百家饭;在别人家常蹭饭,养成的习惯就是:要有眼力劲儿,得管好嘴。 因为她爸的身份摆在那里,说错话,说多话,都容易给她爸招惹不必要的祸端。 11岁的时候才有居家的保姆,不用再去院里的邻居家蹭饭。 或许是源于她的成长经历,以及安家的没背景,她爸还是靠自己的努力做到省委的位子,才一直想给她找个有家族文化底蕴,父母都健在的世家子弟。 时律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时家百年世家,在江北省根基深,名望也高。 其实时律的父亲时韶印近几年已经退居二线,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