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7 (第2/2页)
根据之前的澶渊之盟规定,宋向辽每年输送绢20万匹,银10万两,后来过了四十年,辽国可能觉得通货膨胀了,又涨价了,变成每年绢30万匹,银20万两。不过自此之后,就没再涨过,一直到赵佶这里。按照规定,每年春季将岁币打包给辽国送过去。辽国跟金国掐架,正是用钱的时候,辽国驻汴梁的使节,一开春不干别的,就盯着岁币这事儿呢。其实这些岁币对宋来说,并不多,而且交了上百年保护费流程早就熟悉了,赵佶只需要向每年一样派人去辽国上京送钱就行了。但是今年又和往年不太一样,因为去年金国占领了辽国的位于渤海的东都,将五十四州划入了自己的腰包。之前不可以一试的庞然大物辽国,竟然丢了那么多的领土,赵佶不禁冒出点别的心思来,金国似乎很厉害,而辽国的日子则有点不妙,不像以前,如果不给岁币就发兵,辽国如今兵力都用在对付金国,假如这岁币拖延一下……说不定也没事。能不给就不给,当然是最好的。辽国驻宋国使者窥见了赵佶的心思,催促立即起程。赵佶就有点不满了,催什么催,又没说不给,讨厌。王黼看出皇帝的心思,献策说,“现在辽国疲于应付金国,恐怕无暇南下,不如这次送岁币时,派个能臣过去与他们商谈,将岁币减免一些。否则的话,咱们大宋也年经不好,只能压下一年的岁币,隔年再送了。”言下之意,明年不送了,后年再送,至于后年能不能准时送达,那就自行体会吧。这有点趁火打劫意味啊,赵佶很喜欢,想想就很令人愉快。王黼又道:“只是派人去谈罢了,如果辽国不同意也不耽误什么,如果同意了,那就再好不过了。”蔡京却不同意,毕竟宋辽百年修好,没必要在辽国有困难的时候,趁机提出这样的要求,辽国只是暂时受挫,等调整好,灭掉女真人,大宋的苦日子也就来了。他正要出声反对,就听王黼继续提议,“况且我大宋今日就有像郦食其、苏秦那样的说客。”蔡京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年轻人的脸来,打消了劝阻的念头。赵佶一喜,以为王黼要推荐人才,“这人是谁,尽管说来。”王黼笑道:“原来天边,近在眼前,官家亦见识过此人的机敏于胆魄。”说着,笑看高俅。赵佶脑海里立即浮现出高铭的面孔来。嗯……如果是他,说不定真的能成。老虎的胡须拔不得,但现在这老虎受伤了,再派个好猎手,说不定真的能拔了。高俅嘴角抽动,就算官家在场,也止不住地失态了,对王黼道:“我跟你有什么深仇大恨,你要这么害我儿子?”挖你家祖坟了吗?你要把我儿子往火坑里推?辽国人那么好说话的吗?跑上门提这样的无理要求,被剁了,上哪儿说理去?王黼笑道:“太尉莫气,只是这么一说。”王黼,我告诉你,这仇我记下了!高俅瞪完王黼,对赵佶恳求道:“官家,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他几次涉险,这条命都是从鬼门关捡回来的,还请官家不要派他出使辽国。况且他年纪尚轻,之前只是侥幸成功,恐怕不能担此大任。他年轻气盛,就怕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