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明 第17节 (第1/4页)
夏启放开手,看那枚玉佩在他腰间轻轻地摇晃着,缓缓舒了口气。待再抬起头,除开依然发红的眼角,神情已如往日,今夜的种种失态,已是冰雪消融于春风,再寻不见了。 他看着姚恪,面上终是一哂,朗声道,“孤今日传将军来,便是要告诉将军这桩喜事。如今既已知晓,军中繁忙,孤便不留你了。将军为我股肱,以后诸事还要多仰仗将军。“ 姚恪深吸一口气,退后一步,跪下叩首道,“愿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将军路上小心,孤便不送了。”夏启转过身,剪了手,仍然去窗户边立了。 姚恪半晌缓缓起身,神色也如平静的湖面,一丝波涛也没有。对着夏启的背影又行了个礼,默默地离开。只是跨门出去时,还是忍不住一回头,看见夏启的侧颊边有微弱的光亮闪过。 那大概是月光,那也只能是月光。透过极深的夜色,照亮了这位年少君主的面颊,因他终于要迎来光明的来日,哪怕也许并没有朝阳。 一个极寻常的夏夜,就这样过去了。 第21章 那年的立冬,是个极晴朗的日子,天澄澈得如同琉璃,叫人一眼似乎能看到天外去,可天外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就像朝堂中的臣子,也不知道年轻的帝王的心事。 夏启端坐于正殿之上,旒冠上的珠帘将他的面容挡去大半,只能看见他抿成一线的双唇,却也可以就此猜想出此刻他的脸上绝不是愉悦的神情,但这似乎并不应该。毕竟长达七月的战乱终于结束,哪怕它在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持续了更长的时间,却都如浮云远去,史书工笔会记载的,只是这最后的胜者。 若襄王时期的老臣,还记得夏启就番前的风姿,只怕也不禁要感叹亓州的风雪是何等地催磨人。他的面容倒未大改,依旧清俊无双,只是周身气度却像沾染了亓州千里冰霜,唯有在听到宋宜的封号和外祖、舅舅不日便可抵都的消息时,才有一丝消融的迹象。 同样神情凝重的还有姚恪,可见亓州的确不是什么好地方,才会让昔日的少年郎都换了模样。当年他们离都是在一个春日,日头却不及此时晴朗,只是昔日少年人并肩而行,如今姚恪虽列在武将班首,却也要抬头才能看见他了。 姚恪久养在宫中,后又与夏启同去封地,除了亓州的旧部,朝中许多官员与他并不熟悉,却也知他是夏启亲信,少不得想要拉拢巴结。退了朝便纷纷上前道,“素闻将军沙场威名,今日一见竟是这般年少俊雅,只怕说是新科及第的状元郎也有人信......“ 也有姚恪父亲旧识,感叹姚家后继有人,姚将军在天之灵也有慰藉了。 姚恪无甚心情听他们恭维之语,随意应酬寒暄两句便离开了。 众人见他离开也不气馁,又去围了一旁的聂远录,道,王上婚期既定,将来还要仰仗国舅多多提携。 聂远录却比姚恪态度和气许多,直道,大家同朝为官,都是王上臣子,哪有什么提携不提携的话...... 雾气上先只看见聂远录的背影,后来他又被人团团围住。不过傅宁辞听他说话言辞语气,大概有了个猜测,皮笑rou不笑地对容炀道,“我好像知道他是谁了。” 容炀点了下头,没有发问,应该也猜出来了,又示意傅宁辞扭头看他们背后。有一点红色的亮光透过雾气传进来,那并不是器灵所承载记忆的一部分,而是来自于博物馆,傅宁辞想了一想,是那幅人皮画挂着的方位。 雾气上的人群在这时候也终于散开了,站在中央的聂元录,赫然就是宋之舟的模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