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9 (第1/2页)
做落人口舌的事,自然不会有人能对她不利。”这样一个坦荡的李初是李治极喜欢的,说起来就是眉开眼笑的,德宝道:“公主有君子之风。”李治一下子笑了,“君子还不是那种迂腐的君子,正擅长权谋。有些事你顺便去办办。将一些人,新练出来的一批人都交到慈心的手里,让他们去认认初儿,好让他们知道,那是他们未来的主子,誓死效忠的人。”想来想去,李治想起了另一回事,德宝微顿,“那太子呢?”把人都给了李初,那么将来哪里来的人给李弘,都是儿女,不,应该说那可是太子,凡事应该偏着太子李弘才对,可是他们皇上怎么感觉都反过来了,完全想把手里的好东西都给李初了。“将来这个天下要靠初儿撑起,不给她多一些人,多一些手段,不利于初儿。弘儿,只要他好好的活着,相信初儿,一切就不需要他担心了。”李治对于李弘的定义是令德宝难以想像的。李治不怕和德宝说得更明白,“弘儿的身体啊,朕是真的忧心,却也莫可奈何。”很无奈,他并不愿意承认,可是却不得不承认,最后只能迫于打起别的主意来。“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德宝明了李治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初的身上了。想来也是啊,比起一个正直坦荡,又心存家国亲人的人,谁都知道怎么去选,李治道:“念念初儿的奏折。”他会继续的为李初做好准备的,所有的人,李治都会让他们对李初心存恭敬和畏惧……第109章孝敬皇帝不出意料,第二日的早朝又因为李初的折子再起风波,李初将昨天监门卫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说得明明白白,让人知道事情的过错并不在她。两个中郎将,为了不让李初捉到把柄,竟然不惜打伤自己,更编出被人打伤的事来。身为中郎将,每日何时抵达监门卫,训练将士都是有规定的,他们先是无故不到,后来又怕李初告状,将自己打成重伤,欺上瞒下,只为了将此事掩过。如此不诚不信的人,如何号令三军,又怎么能让将士信服?李初给他们留颜面,让他们自己乖乖的请辞,不想反倒引起的御史台的注意。御史台闻风而奏,这是规矩不假,但是,罔顾事实猜测就要扣李初一顶打人的帽子,御史台的风气也该正正。大唐律令有规定,诬告者反坐,为的就是避免有人滥用私权,御史也是朝中重臣。要告人小事可以闻风,而奏大事却该寻找证据,以人证物证而论罪。人无度而肆意妄为御史台也该有度,闻风而奏的底线还有什么才算诬告?这些都应该规定。立下法规,人依法而行,这是为了抑制人性之恶。一番长篇大论下来都是。要求御史台也要立个标准,闻风而奏不是可以随便乱奏。依人情而论又依法度而言,李初一番话说下来,朝中的臣子几乎都是认可的。所谓无规不成方圆,不管是谁当官都应该有个尺度,进如何退如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把事情规定好了。怎么参人怎么奏人也就一目了然。所以李初也算是又立了一功。改了御史台的行事准则,要求御史台在小事可以闻风而奏,大事上却必须拿到证据,用证据说话,合情合理的要求谁都挑不出毛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