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3 (第1/2页)
吧啦吧啦起要如何尊师重道,就没完没了了。王永珠败退,当下没口子的附和:“是是是,您说的都对!您说都是!好好好…”总算是把杜太医给哄好了。一旁的齐夫人,看得笑得肚子疼。自家这老爷,自己是最清楚不过的,那毒舌一般只对着自家人才发挥,这是他多年在宫廷行医留下的毛病。在宫中要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天天那是提着脑袋在干活,所以不当值回家的时候,杜太医就有了个毛病,也是个发泄的渠道,说话从来不客气,怎么让人不痛快怎么来。关心的话都能被他说出深仇大恨的调调来。不过到底还收敛着,只对家里亲近的人才这般说话,对外,那仍旧是沉稳可靠又和气的杜太医。这回乡后,因着放松下来,杜太医对着外人,几十年的习惯已经改不了了,还是处处端着太医的架子,也只唯有在她面前,和王永珠面前,才能放松一二。若是一般女孩子家家的,或者就是杜太医如今培养的几个小药童,那对杜太医是诚惶诚恐,言听计从,从无半点违逆定。哪像王永珠,杜太医说一句,她能顶上十句,句句都还在理,又有分寸,让你气也不是,笑也不是。那告老还乡的人,齐夫人见过的多了,多是一蹶不振的或者不适应的。偏杜太医回乡后,压根还没来得及悲春伤秋一下,感慨人走茶凉之类的,就被王永珠三天两头给气得跳脚,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想些有的没的。加上没有了在皇宫大内的生死压力,杜太医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比在京城都好了很多。每日三吼两叫的,活力十足。用齐夫人的话说,以自家老爷现在这个精神劲头,估计还有几十年好活呢。以后有王永珠这丫头在,想来自家老爷还能这么活蹦乱跳好些年呢。因此齐夫人在两人吵嘴的时候,从来不拦着,反而看戏看得津津有味。见两人又吵了半天,杜太医到底还是没抻住,含含糊糊,半吐半露的表示,虽然王永珠资质一般,脾气又不好,还是个女孩子,可他老人家悲天悯人,好歹看在王永珠一片向医之心上,也就勉强有收王永珠为徒弟的意思。王永珠听了杜太医弯弯绕绕了半天,才说到正题,不就是有意收自己当徒弟,不过还要再考察考察,让王永珠把皮绷紧点呗?王永珠也不跟杜太医一般计较,乐呵呵的答应了,又抱着杜太医开小灶丢过来的一堆医书,正要出门。齐夫人看不下去了,拧一把杜太医的腰下:“你也且收敛着些,也就永珠这丫头能忍你这臭脾气了!你这当师傅的,也忒没眼色了,哪里有这么一大堆就丢给永珠丫头这么抱回去的?”“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怎么拿得动?还不让人去帮忙提着?”一边说着,一边扭头去吩咐丫鬟让下人去套车,送王永珠回去。往日里也就罢了,今儿个都说了要收人家为徒了,当师傅的,怎么能这么小气?杜太医呲牙裂嘴的脸色都变了,好不容易齐夫人松手,忙借口说还有事情叮嘱王永珠,急急忙忙的追了上去。还好王永珠走得不快,在门口停住了,正看着不远处。杜太医走到她身边,也顺着眼神看过去,那方向有啥?不过就是一个年轻的妇人掩着脸过去罢了,有啥好看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